宝马冰激凌事件传到岛国 日本网友也吵了起来
4月20日,上海车展上,宝马 mini火了!不是因为产品,而是因为几盒冰激凌。事件迅速发酵,连日本媒体都报道了此事。
事情说来也简单,宝马mini的展台免费给参观者发放冰淇淋。一个中国小姐姐看到后就去问:“还有冰激凌吗?”,结果被告知已经发完了,是限量发放的。小姐姐听后就离开了。
拜托,你拿30年前的经验来看今天的事儿,是不是有点儿过分了?你到底对中国有多不了解,才会说是看中你们凹版印刷的纸呢? 当然,也有部分网友能理智地看待这件事。有人指责宝马的危机公关能力: 在中国,新闻上能看到这种话题会成为大问题。网络上有影像,马上能传播开来,宝马却完全没有危机管理。从一开始什么都不发就好了
也有人试图为宝马开脱,猜测工作人员会这么做的原因: 是以外国人为目标的企划吧。如果是要买的中国客人的话,即使不特意去,营业员也会送冰淇淋到家吧。
感觉像是在中国采取了与外资超市相似的策略。那里好像很多会员制在大厅大甩卖的形式,只有外国人或者批发、零售业者才能成为会员。很多进口的、国内产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售卖。 我认为这次事情实际没什么特别,只是由于制度、系统的不同,从而产生这样的问题。
还有人表示要让子弹飞一会儿,因为不知道宝马方面是否撒谎了: 宝马方面道歉了,本来现场散发的东西,是需要判断是中国人才分发吗?如果不澄清分发对象到底是谁,就无法判断是否需要道歉。 如果明明可以分发却撒谎说“分发结束了”的话,给些教训是必要的。还有面向中国人和面向外国人的问题,如果面向中国人的已经结束了的话,对于不分发的事情不需要道歉吧?如果没有准备足够的数量,也许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预测不同进行道歉,但这些信息没有明确来讲。
当然,也有部分看似理智的言论,认为日本人自己都会陷入争抢的场面,实在无权是质疑别人家的事儿…… 在日本,以前也有在食品相关公司,在展示会场让大家试吃刚烤好的面包。为了让所有人都能看到,也没有设置入场免费、限制的话,就会变成混乱的场面,连完全没有关系的居民也来连续数天很多人去现场,把面包一片一片地拿走。这样的事例连日本都是这样,如果是中国的话,如果不完全限定发放的话,以免费吃高级冰淇淋为目的的人们就会蜂拥而至,宝马展位就不能成为新车的展示和说明的地方吧…
很少一部分人能认知到这不是争抢免费食物的问题,而是一种消费歧视的心理,他明显赞成中国人要的尊重,甚至反思日本和欧洲都有这样的事儿,而人们充耳不闻。 我认为这种状态不仅限于中国。 宝马这个品牌制造的车很好,但是卖的时候,营销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义。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,同样的事情在日本和欧洲都发生了。
不管怎么说,宝马注定会为这次的事儿付出惨重代价。这也提醒更多在华公司,制定销售策略时考虑全面,执行时注意细节,不要再出类似的纰漏或疏忽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