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大胃王患肠癌去世,被撑大的胃到底有多危险?
近日,“日本女大胃王菅原初代患肠癌病逝”的话题登上热搜,引发网友对于暴饮暴食行为的热议。
![]()
除了超负荷食量带来的伤害,不少人可能会关注:“大胃王”的胃和普通人的一样吗?胃能撑到的极限容量是多少? 频繁过度进食,无法完全消耗摄入的能量,身体会将多余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,肥胖是最先出现的问题。 体重一旦超标,继而引发一系列疾病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。
易患消化道疾病 如果饮食无节制,胃持续过度扩张,胃壁的肌肉纤维就会被撑薄,弹性随之下降,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胃动力减弱,引发胃下垂、胃无力甚至胃破裂。 胃长期饱胀,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,破坏胃黏膜屏障。受损的胃黏膜无法及时修复,容易导致急慢性胃炎、胃穿孔、胃溃疡、胃出血等疾病。
大脑反应变慢
为了消化过多食物,全身血液常集中在胃肠道,导致其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,容易让人变得迟钝、反应慢。
心脏负荷过重
当消化系统占用太多资源时,心脏工作就会变得艰难。如果吃得油腻,甘油三酯粘附在血管壁上,血细胞和血管功能下降,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。 需要提醒的是,胃虽然容易被撑大,却饿不小。因此,一些人靠节食降低食欲,不仅无效,还可能干扰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正常工作,诱发胃病。 这些习惯悄悄破坏胃弹性胃的弹性就像一根橡皮筋,如果长期处于扩张状态,就会减弱它的伸缩功能,导致空腹时胃壁松弛。要想达到同样的张力,所需食物也会增多,饭量因此变大。 要想让胃的弹性保持在健康区间,要避开以下坏习惯: 每顿饭都吃“十分饱” 吃多饱就要放下筷子?从健康角度来说更提倡“七分饱”,除了帮助控制体重,也会减少身体器官的工作压力。 具体可以这样把握:当你觉得胃里还没填满,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时,就停下筷子;感到有点饿时就开始吃饭,最好保证每餐在固定时间吃。 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,每口食物咀嚼15~20次,给大脑充足时间来接收吃饱的信号。 饥一顿饱一顿 一些人虽然没有暴饮暴食的习惯,却不能按点吃饭或饥一顿饱一顿。 饿得太久,胃酸增多,会损害胃黏膜,导致胃糜烂甚至胃溃疡;吃得过饱,会加重胃负担,导致胃下垂,出现消化不良。
带着坏情绪吃饭 胃肠道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,有些人一生气就容易胃痛即这个道理。 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情绪中,会引起神经调节紊乱,削弱胃粘膜保护屏障功能,造成胃功能受损,导致慢性胃病。
此外,吃饭时不要带着“气”,长期带着愤怒、悲伤等负面情绪进食,也会影响胃功能。 |